HOME > azbil集团的CSR > 环境工作的整体画面 > 履行基本职责 > azbil集团的CSR > 环境工作 > 环境工作的整体画面 > 环境方针、环境工作措施 > 关于环境工作的第三方意见

关于环境工作的第三方意见

企业应该如何应对“自然向好”
~关于措施的意义和方法的思考~

东北大学绿色未来创造机构(兼)
大学院生命科学研究科 教授 藤田 香(正面左)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执行董事
知识产权战略、环境推进负责人 岩崎雅人(正面右)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强烈要求,将“碳中和”和“循环经济”等与地球环境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环境对策在商业战略中明确定位,以便作为推进经营的重要指针。在此背景下,遏止和逆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自然向好”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课题。关于企业今后应该如何应对这一课题,阿自倍尔株式会社执行董事环境推进负责人岩崎雅人,咨询了因“自然向好”相关著作和广泛开展活动而闻名的东北大学绿色未来创造机构和大学院生命科学研究科的藤田香教授。


  • “自然向好”与企业的商业活动之间的关系
  • 日本企业占TNFD先行者注册企业名单的25%
  • 期望通过利用传感器、IoT和AI等技术做出贡献
  • “自然向好”与企业的商业活动之间的关系

    岩崎:从“碳中和”的应对措施中可以看出,现在对于我们企业来说,不仅要追求商业利润和自身的成长,还需要以更广阔、更高的视角围绕地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开展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向好经营”近年来已成为企业未来经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词。首先,能请您重新解读一下这个关键词吗?

    藤田:简单来说,我认为可以将“自然向好经营”定义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的经营”。当然,提起生物多样性和自然,很多人会想到保护熊猫和朱鹮等野生动物,并会诧异这与企业的经营有什么关系。
      关于这一点,首先作为前提,希望人们能够理解自然资本这个概念不仅限于所谓的生物,还包括水、土壤、大气等,可以说是自然本身。这样,我们就知道企业的活动实际上是通过利用自然,对自然产生影响来实现的。
      比如像阿自倍尔这样的制造业企业,生产产品必须使用原材料,不管是金属还是塑料,说到底也都是来自天然资源。联想一下农林水产业、食品、造纸和纸浆等产业,或许更容易理解这些商业活动与自然的关系。
      此外,再说一个制造业的例子,比如建造工厂时会带来土地和森林的改变。当然还会使用水资源,还有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水和化学物质也会对周围的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而且,在销售生产的产品和消费者享受其价值后,废弃阶段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比如,我认为海洋塑料问题给海洋的生态系统带来了恶劣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换句话说,企业的活动总的来说是在享受“自然资本”,也就是说享受着生态系统的恩惠所带来的供给服务,同时也损害着生态系统,如果持续损害下去,就不能继续享受服务,进而企业无法保证其活动的持续性。
      因此,企业需要以自然向好的视角展开经营,保护森林、海洋和生活在那里的生物,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和谐共处,并且遏止和逆转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社会动向方面,与此相关联的是2022年12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上通过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该框架确立了广为人知的“3030”目标,即到2030年保护约30%的全球陆地、海洋、内陆水域和沿海地区。其中还包括“信息披露目标”,即公司评估并披露整个供应链中对自然的风险、依赖和影响。


    日本企业占TNFD先行者注册企业名单的25%

    岩崎:社会对这种实行自然向好经营的要求高涨,必然会对企业的ESG投资产生极大的影响,即将企业在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治理(Governance)等可持续发展领域采取的措施作为投资和贷款的评估轴。例如,在气候变化风险相关领域,以欧洲为首,美国,甚至日本都在加快步伐,要求企业根据G20金融稳定委员会(FSB)设立的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等提出的框架,披露治理、战略、风险管理和机会等项目的信息。自然向好领域也有类似的动向吗?

    藤田:有。为了实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信息披露的目标,2023年9月,发布了TCFD的自然方面的《自然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NFD)》的框架。该框架要求在“治理”、“战略”、“风险和影响管理”和“指标和目标”四个支柱领域中,以类似于TCFD的方式,根据14个项目进行信息披露。
      关于这一点,2024年1月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也就是所谓的“达沃斯论坛”上,公布了TNFD的先行者注册企业名单。这份名单上的企业宣布会根据TNFD的框架披露2024年度以前或2025年度的企业报告。名单中全球共有320家企业,其中日本企业有80家,占25%。还有一个原因是,鉴于根据TCFD披露信息已成为主板上市企业的义务这一事实,这些日本企业也希望TNFD方面也能按照同样的流程推进,尽快进行自主披露,积累经验,做好准备。


    期望通过利用传感器、IoT和AI等技术做出贡献

    岩崎:日本企业占比名单的25%,恐怕以国家为单位来看的话数量最多吧。这样的话,日本自然有望为解决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全球性风险做出重大贡献。关于这一点,例如在节能和脱碳领域,尤其是以技术面为中心,日本企业的贡献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我们阿自倍尔公司也以1978年制定的企业理念“Savemation(Saving by Automation的合成词)”为口号,一直以来秉持的商业理念是应用当前的测量和控制技术,实现节能减排,保护不可替代的地球环境,为实现自然与科学相和谐的、富裕的社会做出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认为在本次主题——自然向好的领域中能够做出切实的贡献,也是我们公司的使命。希望您能从这个角度出发给我们一些建议。

    藤田:首先从一般理论来说,我认为有几种方法。首先,从掌握公司在整个供应链中对自然产生的影响程度开始,特别是筛选出普遍认为风险大、应该优先的地区和原材料。第一是以彻底地进行风险管理为目标。
      第二是努力为增加自然和促进生态系统作贡献。简单地说,就是开展植树造林和绿化等措施。第三,这点可能与阿自倍尔的业务尤为相关,在以第一点的风险管理为前提下,比如收集与生态系统相关的数据,以及作为大数据进行管理。以阿自倍尔长年积累的传感器技术为代表,近年来不断强化的IoT和AI等技术必将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

    岩崎:正如您所说,我们公司长年致力于传感器技术的研究,也曾以测量和网络结合为题材,思考能否创建新业务。听了藤田教授刚才所讲内容,让我在解决渔业相关课题方面受到启发。渔业相关人员经常提到同一渔场的捕鱼量不稳定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关注海水温度,建立一个能够传感各渔场海水温度的网络,来验证海水温度与捕鱼量的相互关系,这种方法也许可行。

    藤田:我觉得正是这样。实际上,没有人确切知道海里哪里有鱼,有多少鱼。最多只能从捕获量来推测。如果能利用阿自倍尔的传感技术获取真实的数据,将其用于预测和预报信息,那么将会对水产业形态产生很大的影响。除了水产业以外,自然界中还有能发挥传感作用的其他领域。对于贵公司来说,也应该会带来以自然向好为轴心的新的商业机会。
      我还想指出的是,除了刚才介绍的节能和脱碳措施外,阿自倍尔还通过自动化技术,在为各个领域的客户企业减少对自然的风险,间接地为自然向好做出贡献。总结回看这些活动,并重新从自然的角度进行仔细的研究应该也不错。

    岩崎:非常感谢。我希望借鉴此次学到的经验,从“自然向好”的角度重新验证阿自倍尔过去到现在的各种措施,描绘出我们公司特有的为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的叙事。


    东北大学绿色未来创造机构(兼)大学院生命科学研究科 藤田 香教授

    藤田先生

    人物介绍

    • 东北大学绿色未来创造机构(兼)
      大学院生命科学研究科 教授
      藤田 香

    履历

    生于富山县鱼津市。毕业于东京大学理学部物理系,就职于日经BP,曾担任《日经电子版》记者、《国家地理》日文版副总编、《日经生态》编辑委员、《日经ESG经营论坛》制片人、《日经ESG》高级编辑等职。2023年4月担任东北大学绿色未来创造机构和大学院生命科学研究科教授。兼任《日经ESG》高级编辑。并担任日本环境省中央环境审议会等日本国家和政府的多个职务。